中国式称谓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周小甬
2017-02-10 09:21:09| 分类:
香隅镇
| 标签:
|举报
|字号大中小 订阅
春节,带着孩子去婆婆家吃饭,路上嘱咐丁丁,今天亲戚特别多,到了那里要叫人哦。
一进家门,屋里已是亲友满座,赶紧催促孩子叫人,他一脸迷茫,这么多人,都该怎么称呼啊?我一看,也是,老邬的兄弟姐妹多,还是夫妻双双的,孩子该怎么叫呢?我想了想告诉他,外婆这个年纪,女的,一律称外婆,男的,统一叫外公。你妈这辈的,男的叫爷叔,女的叫阿姨。孩子依我之意一一给大家鞠躬拜年,惹得大家哈哈笑。
春宴上,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讨论起了亲戚间的称谓,是啊,中国式的称谓挺复杂的,我曾经关注过这个问题,于是侃侃而谈起来。
父亲一条线上的是姑表亲,爸爸的姐妹叫姑姑,上海人还有更细的区分,姐姐叫嫫嫫,妹妹叫娘娘。爸爸的兄长叫伯伯,弟弟叫叔叔,上海人叫伯伯、爷叔。伯伯、叔叔家的孩子是堂兄妹,姑姑家的孩子是表兄妹,是姑表。
母亲一条线上的是姨表亲,妈妈的姐妹叫姨,妈妈的兄弟叫舅。舅家、姨家的孩子都是表兄妹,区别于姑家孩子的是,他们是姨表。
女儿他们兄弟姐妹之间,平时都是姐姐妹妹相称,这次按照我的提议,重新认起来堂哥表姐。就丁丁这个年纪,只知道妈妈的妈妈是外婆,爸爸的爸爸是爷爷,其他的那些姑奶、叔公、姨婆、舅公他怎么分的清啊!他看见妈妈高兴的模样,兴奋地拍起了巴掌。
据我所知,其他国家的称谓比较简单,含糊,而且子女也可以直接称呼父母的名字。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,血亲姻亲的称谓泾渭分明。长幼有序,尊老敬老的传统在称谓中充分体现出来了。以前的社交场合,那些称谓更是复杂,家父,令尊,舍妹,犬子,嘿嘿,够你学一阵子的。
称谓是语言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,它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。春节期间,亲人团聚其乐融融,谈谈四世同堂的各个称谓,也蛮有味道的!
回家后,丁丁缠着我问什么是血缘关系,我一通叙说,他终于一知半解了,说和爸爸、妈妈、爷爷、奶奶、外公、外婆都有血缘关系,然后,超水平想象,等他当了爷爷了,他的儿子和孙子和他也有血缘关系。真逗!
评论这张
转发至微博
转发至微博
评论